據(jù)建設方上海建工集團介紹,在建上海博物館東館近日開始亮燈調(diào)試。目前,建筑的外立面及總體景觀照明已基本完成,進入通水通電和調(diào)試階段。室內(nèi)裝修、室外總體等施工也正有序推進。上博東館預計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驗收目標。
浦東新區(qū)花木板塊,目前已有上海科技館、上海東方藝術中心,而眼下這里在建一座上海博物館東館,未來將形成標志性文化建筑的“三足鼎立”。
效果圖
亮燈調(diào)試
立面蜿蜒起伏、造型典雅挺拔,上博東館氣勢不凡。
博物館設計總建筑面積113200平方米,有地上六層,建筑高度45米;地下二層,埋深12.9米。據(jù)了解,上博東館總建筑面積是上博的兩倍多。
從外觀來看,建筑呈矩形體塊。整個建筑的設計以人為本、以文物為中心,改進了常見的封閉式流線設計,在不同位置設置敞開式的休閑邊廳以及室外露臺和花園,凸顯建筑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交流互動。觀眾在館內(nèi)參觀時,既能同歷史“對話”,也能遠眺陸家嘴現(xiàn)代化的城市風貌。
地下部分有兩層,一層是設備用房、報告廳、多媒體廳、觀眾餐廳等,二層是停車場。在開放空間內(nèi),除了基本陳列外還有公共服務功能,比如文創(chuàng)展示、學術報告廳、150座的多媒體影院,還有各種不同的咖啡廳、圖書館、教室等。
上博東館將打造成為一座融合科技和人文關懷的“新概念”博物館。它一改傳統(tǒng)博物館單一中心、外部封閉的布局,而是設計了大量的開放空間,大面積的透明玻璃,可以充分引入自然光,營造舒適的觀展環(huán)境。
其建筑外立面的材質(zhì),是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仿石材肌理透光材料,白天遠看與整個建筑渾然一體,晚上能透出光來,還可以為陶瓷、工藝品等對自然光不敏感的文物展廳引入自然光,改善觀展舒適度。
為了緩解觀眾在特大型博物館中的觀展疲勞,建筑還在不同位置設置敞開式的休閑邊廳、室外露臺和花園,強調(diào)建筑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交流互動。
據(jù)上海建工介紹,上博東館鋼結(jié)構(gòu)加工制作總噸位數(shù)達2.8萬噸,構(gòu)件類型涉及鋼柱、鋼梁、鋼桁架、阻尼墻等,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,最高峰單月完成安裝量達到8000噸。
在單體內(nèi)部,有約200米長的旋轉(zhuǎn)坡道,重量約為280噸。面板、底板、橫隔板和內(nèi)隔板密集排列,焊接工作量巨大。在有限施工空間內(nèi),建設者們利用高空拼裝施工工藝,以吊索進行出裝預拼,再對吊索分批次分階段預應力張拉,促使旋轉(zhuǎn)坡道完成最終受力體系轉(zhuǎn)換,完成拼接。
上博東館建成后,將以青銅器、陶瓷為主,以歷史為主線的文物展陳為主,尊重原有的展陳傳統(tǒng)。它將與周邊的上海科技館、東方藝術中心、上海圖書館東館、世紀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,將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打造成上海又一個文化核心功能區(qū)。
版權聲明: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,目的在于傳播,如需轉(zhuǎn)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(lián)系,如產(chǎn)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;凡本文章所發(fā)布的圖片、視頻等素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與研究,如果侵權,請?zhí)峁┌鏅嘧C明,以便盡快刪除。